当前位置:首页 > 校长故事 > 斯塾文萃
【随笔】贺妍妍:是夜,不是夜
发表时间:2022-04-16     阅读次数:2569次     字体:【
图片

是夜,不是夜

文/贺妍妍

图片

1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除夕,除夕,除去往昔,无论是喜是悲都已经成为过去式。

如虎啸谷,百兽震惶。窗外如雷的炮声炸散去年的悲苦,照亮了头顶的天空,希望我们过一个冰雪闪亮的中国年,祈愿在这一年将会战胜新冠,恢复往日平常自由的生活。

都说越长大越孤单,长大是岁月沉淀的穿身甲,孤单是思考前路的代名词,正谓鲁迅先生讲的:猛兽总是独行,牛羊才成群结队。

小时候没有手机,那时候的除夕夜村里成群的伙伴带着自己的玩具、炮竹、小零食在门口的石头让玩耍,共享零食,将点燃的炮竹放在塑料瓶里,然后抛向空中;在门口的石头缝里塞一个“雷王”(炮竹的名字)那声音才叫震耳欲聋,或者称作事半功倍也不为过。

我的家乡没有在除夕夜吃团圆饭的习俗,所以玩就是那时唯一的事情。时过境迁,那些记忆已经尘封于心,只是每年除夕的时候拿出来晾晾,似乎还很热乎,但又很模糊。依旧是除夕夜,但不是我与之前伙伴们玩闹的除夕夜。春晚依旧,故事已旧。

刚记事的时候,每逢过年母亲就留在外面继续打工,据说是工资加倍,父亲回来负责收拾家里、置办年货、走亲访友。那时家里困难,拥有汽车只能是梦想,有辆摩托车的,人家算是大户。如果遇上冰雪天气,那可以算是“天灾”,泥路上前人踩过的深坑清晰可见,我的小脚踩在大人大脚踏过的里边,便不会让新鞋粘上泥水,行走时尽量选高地,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那时走亲戚目标是很明确的:吃喝玩乐,红包多。一号姥姥家养了鸟儿、鱼、蜜蜂,我很喜欢去他们家看这些小动物,那时发不出一些自由的感叹,只是感觉稀奇,因为每年走亲戚时才会看一次。二号姥姥家有室内小商店,会卖一些日常的生活用品,小零食,每年都惦记着临走姥姥能送我些,那样,我就可以在开学时带到学校里,向同学们“炫耀”,再去姥姥家时,商店就停业了,姥姥养了只大公鸡,还啄了我的屁股,从那年起留在我心里的只有想念姥姥,再无其他杂念。每逢闲日还是会去姥姥家,意念很单纯的那种。还有家里弹棉花的三号姥姥、当门卫的四号姥姥、修皮鞋的五号姥姥等等。他们住在我记忆的深处,是组成故乡的一部分,如果没有那些风土人情,又怎算得上故乡的。

永远追不上的就是时间,每个人都是。十年时间,那个连走亲戚都有目的小女孩长大了,可以炒几手好菜、可以陪伴在父母身边、可以放下手机与爷爷奶奶聊天、可以做很多事情。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里依旧有成群的小孩玩闹,响炮。是他们的除夕夜,不是我的除夕夜。厨房里出现了我的身影,是我的除夕夜,是他们未来的除夕夜。

我的故乡是千万人的故乡,千万人与我是同乡。在家与村里人是同乡;在陕西与渭南人是同乡;在中国与陕西人是同乡;在国外与中国人是同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记忆,是除夕夜,不同人的除夕夜。













作者简介

贺妍妍,笔名星空。西安市未央区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大学生优秀文化联盟直属会员兼理事,文学爱好者。


 
上一篇:【诗版图】陈典锋的诗
下一篇:【诗版图】苏智华诗歌两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