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教育资讯
书法艺术家刘正庄先生为《斯塾文萃》文辑题名
发表时间:2022-03-09     阅读次数:2976次     字体:【

2022年3月6日,陕西大学生文化联盟主席张智玮、常务副主席卫妍君,陕西大学生文化艺术委员会主席郭兆松,一行三人共同前往陕西省著名书法艺术家刘正庄老师家中拜访,并邀请刘正庄老师为《斯塾文萃》文辑题名。




#迎新年 · 集五福#

刘正庄,笔名野牛,陕西扶贫书画院创始人。出生於崇文尚教,翰墨书香的陕西富平。从小耳儒目染,酷爱书法,家乡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取之不竭的书法艺术基因。高中毕业后入伍,利用课余时间临帖临碑,刻苦研炼;由于长期在作战训练部门工作,把书法与兵法结合,体悟其道,融会贯通。他的书法端正凝练,刚劲守朴,点画配置有度有法,浸透着戎装的威武:结构搭建彰显其书法敢于亮剑的风骨,曾在军内外书法大展中多次获奖。其书作,笔锋显意,笔意得当,意生而笔达,刚健流畅。其书作受到社会各界人士推崇,国内外收藏者甚众。



《斯塾文萃》——陕西文化网青年大学生文辑
“斯”做书面语讲,有“这、此、这个、这里”之意。亦可指代“斯文”。“塾”,本意“享用新熟瓜果的地方”,转义“教书就读的地方”。“斯塾”可释为“这处学堂”。“斯塾”谐音“私淑”。
“私淑”一词源出《孟子·离娄下》:“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孟子自称“私淑”孔子,后世称二人为“孔孟”。认为孟子将孔子的儒家发扬光大。
现代《词源》指称“未得身受其教而宗仰其人为私淑”。可见,“私淑”一语要点在“择善而学”。
最后“斯塾”与与英语school的发音很像,而school在做动词讲的时候又有“教育、培养”的含义。
“文萃”一词出自建国前的进步杂志《文萃》。
《文萃》周刊是抗战胜利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上海出版发行的一份综合性杂志,创刊于1945年10月,终刊于1947年7月,前期为集纳、文摘性刊物,以转载大后方报刊的进步文章为主,后来逐渐发展为时事政治类刊物,在分析时局变化、预测时局发展,以及及时爱国民主运动等方面形成鲜明色彩,深受进步读者喜爱。随着岁月流逝,业已积淀为考察研究中国现代历史文化发展嬗变的一个极为宝贵的原始资料源。现照原样影印,编入本社品牌书系“民国期刊集成”,专供公共图书馆和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及相关学者收藏使用。
“萃”:聚在一起的人或物。如出类拔萃。
“文”:遣造的词句叫做“文”,结构段落叫做“章”
故“文萃”指出类拔萃,有才华的人写的文章,在此荟萃。


《斯塾文萃》文辑由陕西文化网创办,致力于打造属于青年大学生群体特有的文辑,本着助推青年文学创作繁荣与发展的目的,活跃和提升大学生文学创作热情。凡刊登至本文辑的作品均会同期发布于陕西文化网,同时本文辑现已邀请陕西省著名作家学者担任顾问,坚守文学品质,推动创新发展,搭建大学生文学爱好者展示自我、施展才华的平台,激发文学青年的青春热情与豪情,推动优秀青年作家作品发展涌现。
立足陕西,面向全国,《斯塾文萃》以发现新人、力推新作、繁荣新文学为目标,定期发刊,不断展示新时代优秀文学作品和文学新人风采,为青年文学爱好者提供写作的舞台,也为广大读者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该文辑目前正在积极筹备当中,欢迎广大青年文学爱好者踊跃参与投稿!


 
上一篇:我盟联合共青团宁强县委举办的“点燃生命激情 梦想扬帆起航”大型励志报告会落幕
下一篇:《斯塾文萃》——陕西文化网青年大学生文辑征稿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