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长故事 > 陕大文联
《秦阙》朗诵比赛圆满落幕
发表时间:2023-01-08     阅读次数:1125     字体:【

《秦阙》朗诵比赛圆满落幕

从2022年8月21日到12月31日,在四个多月的时间里,由陕西大学生文化联盟发起的“普通话+方言朗诵”《秦阙》朗诵比赛,全国大学生积极参与、踊跃投稿,共计收到45份作品,涵盖陕西省、四川省、河北省等15个省份,方言种数达到35种。组委会分别在六个平台(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爱奇艺、抖音、人民互联网视频、西瓜视频)以组委会账号统一发布选手作品,同时组委会鼓励选手自行在其他平台进行分享。选手们积极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宣传,除了上述组委会上传的视频平台,选手在好看视频、哔哩哔哩、多多视频、快手等共计14个平台进行发布,并且视频总播放量超过了13万点击量观看,宣传的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很好地达到了大赛举办的目的,让很多人从中感受到方言与诗词的交织之美。

感悟与收获

熊雨轩

来自黑龙江齐齐哈尔的参赛选手熊雨轩说:“通过这次朗诵大赛的学习,认识到了朗诵不仅能锻炼我们的能力,还能提高我们的政治、文化、艺术素养。文化传承最主要的两种载体是文字和语言,因此我们只有将文字和语言学好,才能发扬中华传统的优秀文化,更好地与人沟通,幸运的是通过这次比赛我收获学习到了这些。我会继续为我热爱的朗诵而努力,牢固树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不断强化自身的能力,不断增强学习朗诵的主动性、创造性,我愿意以行动证明自己的决心。”


任倩

来自四川遂宁的参赛选手任倩表示:“我觉得将方言和普通话结合起来朗诵的形式非常非常有意思,此次比赛以诗歌为载体,以不同的语言形态为表现形式,既让我们从诗歌中了解到历史的恢弘,又使各地方言得到了很好的传播和推广;最后,我想说的是正是因为有陕西大学生文化联盟和秦岩老师这样擅于创新、敢于创新,创造性地提出将诗歌以不同语言风格来表达的想法,帮助我们大学生关注历史,关注方言,推动传统文化又更进一步的发展!”

通过两位选手的感悟分享可以看到此次比赛对每位参与者都有不同方面的独到体验和收获,但是大家都从中感受到一个共同的了解体会——中华传统文化多样性的魅力,也正是这恢弘的文化让我们来自不同地区的人集聚于此次比赛共同吟诵我们美丽的中华,共同学习和进步! 这也是本次比赛更深刻的意义。

本次《秦阙》朗诵大赛的奖品为陕西知名书法家刘正庄老师和吴宗周老师的书法作品。

刘正庄


笔名野牛,陕西扶贫书画院创始人。出生於崇文尚教,翰墨书香的陕西富平。从小耳濡目染,酷爱书法,家乡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取之不竭的书法艺术基因。高中毕业后入伍,利用课余时间临帖临碑,刻苦研炼;由于长期在作战训练部门工作,把书法与兵法结合,体悟其道,融会贯通。他的书法端正凝练,刚劲守朴,点画配置有度有法,浸透着戎装的威武:结构搭建彰显其书法敢于亮剑的风骨,曾在军内外书法大展中多次获奖。其书作,笔锋显意,笔意得当,意生而笔达,刚健流畅。其书作受到社会各界人士推崇,国内外收藏者甚众。

吴宗周

陕西知名书法家,书法作品遒劲有力,具有收藏价值。

总结与期冀

通过本次《秦阙》朗诵大赛的成功举行,让更多人愿意参与进来分享自己家乡的本土方言,并将其融入我们博大精深的传统诗词中大放光彩。再次感谢选手们的热烈支持,在新的一年里我们也会继续多多举办此类活动,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扬献出我们的一份力量!

 
上一篇:二〇二二年度回顾|陕西大学生文化联盟大事记
下一篇:陕大文联关于表彰2022年度先进个人和优秀理事等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