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故事】李梦瑶‖热爱教育 不负初心——张波校长专访
为探寻基层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精神,传播基层教育先进的育人理念,华语演讲教育网(联盟旗下品牌)联合陕西广播电视台《教育在线》栏目发起了“100位基层校长故事”专题访谈活动,寻找基层教育好故事,感悟基层教育好精神。
本次受访校长为昊翔教育旗下睿思培训学校校长张波,联盟主席张智玮、监事长腊林涛、副主席李梦瑶、骨干成员白雪彤参与此次专访活动,调研中职教育的发展状况,了解张波校长的治校育人之道。

耳濡目染,深藏教育初心
张校长的父亲是一名人民教师,在耳濡目染的备课、批改作业环境中熏陶,他少时便对父亲、对教育行业心生神住,那时便埋下了教书育人的梦想。但对于当校长这件事,张校长坦言当时从未敢奢望。
时光流逝,参加工作之后,张校长发现身边有大批学生由于中考落榜,就开始步入社会,无缘大学。那时候的张校长想到,如果能够帮助他们继续接受教育,增长知识,锻炼技能,圆一场大学梦,人生也许会更加丰富多彩。于是,他的教育梦被成功点燃。

时代洪流,投身中职教育
伴随我国政策出台,职业教育发展迈入新台阶。张校长广泛调研,积极筹备,了解各省的单招招生政策,各省的单招专业设置及各地的中职学校的分布等情况。然后在各方不断的努力下,终于开办了一所专属于帮助中职学生圆梦大学的学校——昊翔教育旗下西安睿思培训学校。
而今,新《职业教育法》施行,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普职协调发展。中职学生升学途径日益多样:对口升学、高职单招、五年一贯制、3+2......中职学生毕业后照样可以上大学。不仅如此,中职生升入大学后,会有更多的机会读研究生,从而成为更高端的技能人才。这无疑让张校长再一次肯定了自己开办中职教育学校的选择。

发现学生,坚定信心教育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曾明确要求,各中小学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把“特色兴校”作为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这一要求给了张校长治学育人的启发。结合基础教育专家陈如平同志在考察潍坊四中后曾给予的高度评价:“信心教育破解了学校高位发展难题,提供了科学发展的样板”,他坚定了以信心理念为引领打造特色品牌教育的决心。
在我国优先发展教育、坚持立德树人思想的指引下,张校长带领学校领导班子凝心聚力、碰撞智慧,不断丰富信心教育内涵,始终走在特色办学、创新发展的路上。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鼓励教师以身作则,秉持“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的校训,做好“三风”建设:善学善思,善问善行的学风,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校风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风。张校长说到:“当前,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发现学生,把社会的还给社会,把教师的还给教师,把家长的还给家长,然后,让学生显山露水,真正成为主角。”

时代挑战,创新教育方式
时代给予双挑战。一方面,新冠疫情爆发,为防止疫情扩散,中小学开展线上教学,给传统教育模式带来巨大挑战;另一方面,技术变革飞速发展,刷新人们的认知,信息时代也对向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
为此,张校长指出落实“四个做到”:做到家校的通力合作;做到教师倾情投入;做到学生积极参与;做到灵活运用教学平台。在疫情时代不断创新改进教学形式,确保线上教学的质量,努力真正实现“停课不停学,在线也高效”的教学目标,推进开学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
下一步,睿思培训学校将继续在我国优先发展教育、坚持立德树人思想的指引下,进一步巩固教育成果,不断丰富信心教育内涵、创新中职教育机制。
“当初那个看父亲备课、批改作业的毛头小子也渐渐成长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了,必当继续热爱教育,不负初心!”张校长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