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盟近30名文学爱好者成为正式“作家”

2021年6月13日,来自我盟近20所不同高校的学生成员代表近30人,在陕西文化网总编秦岩老师的带领下,走进西安市未央区文联,与作家协会主席张鹰进行学习与交流,并加入未央作协,成为第一批由我盟推荐加入作协的会员。


西安市未央区作家协会于2003年6月4日成立,是未央区民政局登记、未央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的社会文化团体。协会主席、老作家张鹰老师对大学生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向大学生们介绍了未央区作家协会的基本概况、品牌活动以及所取得的文化成就,表示未央区作家协会在未央区政府及文联的领导下会定期举办文化交流活动,帮助更多文学爱好者了解文化知识,提高文学素养。此次大学生加入未央区作家协会是为协会内部注入了一股充满正能量的新鲜血液,希望更多的大学生们能够通过作家协会这一平台,用独特的角度创作精彩优美的文章,用创新的思路态度去抒发自己的看法与感受,在文学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追求,脚踏实地,稳步向前。

张鹰主席,陕西省作协会员、西安市作协常务理事。曾任人民日报社《市场报》驻陕西记者站采编室主任。现为西安未央区组织部返聘干部、未央区文联副主席、未央区作协主席。1974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文章获奖无数。2015年散文随笔《马兰,闪光的记忆》,被人民网、新华网、搜狐网、中国作家网、华商网等多家知名网站转载;2016年,论文《红色旅游促进老区发展》获“第三届全国党史文化论坛”优秀奖;2007年撰写出版了19万字的《三桥街道志》;2014年编辑出版了20万字的《放歌未央》文艺丛书;2017年9月,编辑出版了36万字的《未央故事》;2017年10月,散文《罗布泊,“两弹”的摇篮》,获2017年陕西省职工文化艺术节文学大赛二等奖。




陕西文化网总编秦岩老师在座谈中对大学生文学领域的发展表示高度的重视,认为大学生与文学的碰撞结合,必将诞生更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广大的青年学子应自觉向名人名家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更多文化文明成果,敏锐捕捉时代发展的脉搏,以丰富多元化的写作方式,别具一格的写作特点,为文学创作今后的发展提供更多可能。


会后,未央区作家协会张鹰老师为由我盟主办的陕西省大学生征文大赛“我与西安的故事”获奖选手琚王佶、王静怡、罗世盈、梁钟卉、陈欣怡、张义玲、彭瑞鸾、鹿艺萌、喻杨、田光炳、崔睿霖、陈佳乐及我盟优秀成员代表吴丹妮、卫妍君、何莉、袁彤欣、甄玉荷、邓昱萱、姚佳茜、郭泽众、张诗豪、刘宝祥、年晶、宋世昱、刘芳媛颁发了未央区作家协会会员证,鼓励更多大学生创作出与时代发展潮流同步向前的文学佳作,争做有思想、有情怀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为推动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年力量。










我盟希望以此次交流会为契机,力争为更多对文学创作方面有兴趣有热情的大学生提供更加广阔、专业的平台,通过组织广大学子参与全省征文大赛等各类文化赛事,将更多的优秀学子推荐至各级作家协会,帮助大学生文学爱好者加入作家协会,成为真正的“作家”。同时也努力提供多种渠道向大学生推介优秀作家作品,搭建与文化名人面对面沟通交流的桥梁,为大学生深入生活、立足现实、创新发展提供帮助,为更多大学生文学爱好者提供崭露头角的机会,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展现新时期青年人积极向上,爱党爱国的优秀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