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长故事 > 陕大文联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文学院学子三下乡 | 追寻红色足迹,赓续革命基因
发表时间:2022-09-16     阅读次数:2308     字体:【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文学院学子三下乡 | 追寻红色足迹,赓续革命基因

“追寻红色足迹,赓续革命基因”,每一处红色遗址,都是没有围墙的历史博物馆。为深入挖掘红色故事,助力乡村振兴,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文学院“匠心语梦”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队于2022年7月5日至27日赴陕西多地红色历史纪念馆进行调研,立足地方特色,以“行”寻红色足迹,以“言”助乡村推普。

一、钟灵毓秀照金地,推普助梦家乡兴——铜川市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以照金为中心,是建立在中国北方山区的革命根据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其作为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共产党人把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与陕甘边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为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

实践队成员张玉洁同学来到家乡的这片英雄热土进行红色革命调研活动,不仅用相机、镜头纪录了革命老区的光荣历史与发展新貌,还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担任起“红色讲解员”,用普通话为参观的小朋友讲述照金革命故事,促进当地小学生参与到普通话宣讲红色故事的行动当中。

张玉洁在纪念馆进行普通话讲解

二、弘扬革命神木赋,推普助梦家乡篇——神木市神府革命纪念馆

神府革命根据地,创建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我国为数不多的一直坚持到革命胜利的根据地,涌现了无数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青春和生命的人民英雄。不论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或是解放战争时期,都有神府革命根据地军民英勇奇战、不怕牺牲的身影。

神府革命纪念馆

实践队成员杨咪同学来到神府革命纪念馆探寻遗址所承载的厚重历史与人生信仰。为了传承红色基因,打破普通话推广瓶颈,杨咪同学针对儿童特点与喜好,将神木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与推普工作相融合,创作了适合儿童的红色故事,并用普通话进行讲述。杨咪同学深知普通话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纽带,她以创编红色故事的方式,激活红色文化,让伟大的革命精神跨越时空,滋养童心。

杨咪在纪念馆进行普通话讲解

三、红色故事我来讲,芦河精神语中传——靖边县芦河阻击战遗址

芦河阻击战遗址是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转战陕北时,在靖边留下的深深红色印记。芦河阻击战发生于1947年,战斗打响时,张家畔周围的伊蒙支队以芦河为天然屏障,筑起了一道阻击西北来犯之敌的铜墙铁壁,顺利完成了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在西线安全转移的任务。

芦河阻击战遗址

为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不朽功绩,实践队成员张雨丹同学来到芦河阻击战遗址,追寻红色印记,传承红色血脉,牢记革命精神,并于芦河阻击战纪念碑前作为讲解员,用普通话为前来遗址参观的游客讲解这一场伟大战役,将传承红色精神与推广普通话有机结合。在纪念碑前,张雨丹与游客一同重温红色记忆,感悟革命精神,是回眸之历史,是赓续之血脉。

张雨丹在纪念碑进行普通话讲解

四、延安忠肝护山河,匠心语梦续壮歌——延安市革命纪念馆

在延安这片饱含激情与热血的红色沃土之上,伫立着一座蕴藏着红色富矿的革命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最早建成的革命纪念馆,被称为革命圣地跳动的心脏。馆内主要介绍了在1937年10月至1948年3月这十二年间,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领导中国人民英勇斗争的光辉历史。

延安革命纪念馆

蒋文静同学来到陕西省延安市革命纪念馆,通过“打卡”革命圣地的方式,重温革命历史。为加强游客和当地人对普通话的运用,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蒋文静同学作为讲解员用普通话向游客介绍了延安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性,以游促教,展现新时代学子的使命与作为。

蒋文静在纪念馆进行普通话讲解

红色的旌旗永远飘扬在我们的心中,镰锤的荣光也永远闪耀在神州的大地。“匠心语梦”实践队沿着先辈的足迹,去回望革命的岁月,用普通话将红色故事娓娓道来,以踔厉奋发的姿态,将传承革命与推普助力相结合,用自己的方式谱写青春华章,阔步时代长征。

(撰稿:张雨丹 蓝艳艳)

 
上一篇:长安大学 | “躺平”不可取,有为正当时——新时代青年理所当“燃”
下一篇:新入理事单位 | 陕西师范大学法学会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