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教育资讯
“典”亮乡村,守护妇女儿童——西北政法大学法律服务中心赴山阳实践队开展线上普法活动
发表时间:2022-08-28     阅读次数:2000     字体:【

“典”亮乡村,守护妇女儿童——西北政法大学法律服务中心赴山阳实践队开展线上普法活动

近几十年来,社会经济一直处于飞速发展状态,法律规范也从观念、体系到具体内容都在不断的改善之中。西北政法大学法律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法服”)的普法宣传活动积极响应现实需要,与时俱进。2022年8月19日,法服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队深入陕西省山阳县基层,积极开展法律宣传、法制调研活动。

一、云端普法,法入人心

于8月20日开展了以保障妇女儿童权益为内容的普法宣讲活动,由王敏佳同学主讲。

此次宣讲活动中,王敏佳同学结合时事热点事件,选取了《民法典》《反家庭暴力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相关法律进行解读。此外,为提高宣讲的实践价值,王敏佳同学着重讲解了家庭暴力的取证方式及证据种类,呼吁广大妇女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

二、法律播客,观影明思

8月21日,法服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队选取“打拐”电影《亲爱的》为播客素材,开展了法律播客活动,由张乐晗同学主播。

“播客观以明思,影片定格世情。”张乐晗同学与山阳县群众共同观影,而后一起畅聊法理,结合了电影原型“彭高峰寻子事件”,对电影中涉及的法律知识进行梳理并分享,同时运用案例研习的方式与观众一起分析了剧情中存在诈骗罪、拐骗儿童罪、妨碍公务罪等罪名的情节,对相关法条进行了解读,讲解了收养儿童的条件、儿童失踪的立案程序等。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是亿万家庭情之所依,也是整个社会的心之所向。此次活动立足家庭、学校和社会,推进家校社携手育人,增强了妇女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有利于营造全社会重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良法善治的良好氛围。同时,此次活动也锻炼了实践队员的专业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与实践能力,体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感恩情怀。

三、 法律援助,服务社会

8月22日,法服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队面向山阳县群众开展线上法律咨询活动,援助员通过微信、邮箱等方式为求助者解答法律问题,借助新媒体平台提高法律援助的工作效率和灵活度,也为法律知识的普及提供有效途径。

案情:年仅20岁的外卖骑手赵某(化名)在送餐过程中被违规行驶的机动车撞伤,在交警大队出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后,对方拒不赔偿,保险公司也多次含糊应对。医生表示他未来三个月都不能外出工作,需要静养。因此,赵某向法服援助员寻求法律援助,希望能够获得应有的赔偿。

援助员在了解案情后,明确了肇事车主作为全责当事人理应对赵某的全部医药费用和相关费用进行赔偿,并结合陕西省赔偿标准帮助其计算出赢得赔偿,为赵某代写了民事起诉状。

为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和法治教育,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针对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工作,团队成员还对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土地问题、侵权问题、婚姻家庭问题等民事纠纷相关法律知识进行了宣传。此外,团队成员还在活动中发放了调查问卷,对参与群众的法律意识、大众喜闻乐见的普法宣传形式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希望促进群众树立学法、知法、懂法、用法的意识,在遇到困难时能够有效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行胜于言,实践出真知”,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和帮助了我校广大青年学生上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为我校学子提供了服务社会的平台,向社会提供有效的法制宣传和公共法律服务,帮助基层人民群众增强法治意识,为乡村振兴和法治中国贡献青春力量。

 
上一篇:刘洋河‖关于陕西大学生文化联盟主席团、理事会成员政治思想动态的调研报告
下一篇:星星之火,代代相传——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走进革命圣地井冈山